第51章 布拉格。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1章 布拉格。

 

假想下的一九三九年,三月十八日。

清晨八时十一分,清晨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,斑驳地洒在布拉格市区十公里外的赛德莱斯大道上。

路边的树叶轻轻摇曳,仿佛在为这宁静的早晨伴奏。五零四坦克营的车辆整整齐齐地停靠在路边,这些钢铁巨兽在晨光中反射着淡淡的光泽,宛如沉睡的勇士。

经过连日来的训练,装甲兵们虽然疲惫不堪,但荣耀的曙光已经出现在眼前。

我在送走团长,哈索中校后。就靠在营指挥车旁,点燃了一根香烟,深深地吸了一口,让尼古丁的苦涩在舌尖蔓延开来。

原定于,上午九时举行的胜利入城仪式,让我丝毫不敢放松。

我必须时刻盯着无线电,防备突发事件。整个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行动,给五零四营带来了太多的损失。全营坦克,在洛沃西采战斗中,损失了三分之一。

不过,我们终于迎来了,胜利荣耀的这一刻。

八时,二十二分。

一辆民用大众客车,沿着赛德莱斯大道缓缓驶来,停在了五零四营附近。

客车上,陆续走下了七八个人,男女都有。它们都很年轻,而且西装笔挺,手中带着各种照相设备。镜头盖不时地翻开又合上,我猜应该是报社的人。

正忙里偷闲的我,忽然被人群中的一位女性,吸引住了目光。

这位女性,身着一袭黑色西装,精致的剪裁勾勒出,她曼妙的身材。烫过的黑色卷发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仿佛是跳动的音符。精致的妆容,让她显得格外耀眼。那抹淡淡的口红颜色,恰到好处地衬托出她的气质。

尽管如此,我还是一眼,就认出了她 —— 艾米丽?伦德斯泰特。我们曾一起打过扑克牌,在西里西亚的布莱斯劳市。

那是我表弟卡尔·冯·里希特霍芬组的局,艾米丽那无关世事且天真的笑容,对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艾米丽似乎也注意到了我,她微微点头示意。那双湛蓝的眼睛里,闪过一丝熟悉的光芒。

随后,艾米丽便和其他记者一起忙碌起来。它们四处拍摄,记录着坦克营的每一个细节,试图通过镜头向第三帝国,展示这场布拉格被占领的荣耀时刻。

我走向艾米丽,轻声喊道:“艾米丽·伦德施泰特。”

艾米丽转过身来,脸上露出一丝惊讶,随即微笑着说:“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你,埃里希·冯·里希特霍芬。”

看来我们彼此,都叫了对方的全名。

我点点头,笑着说:“你换工作了,艾米丽?”

艾米丽也笑了笑,她耸了耸肩,玩笑说:“最优秀的德国人,要为军队贡献力量,埃里希。”

如果我没记错,艾米丽说的这一句,是宣传语。而且还是,第三帝国招兵的宣传语。

我深吸一口气,眼神中闪过了一丝敬佩,并明知故问说:“艾米丽,难道你现在也是在为国防军工作,可你怎么没穿军装?”

艾米丽的点了点头,依旧甜甜的笑着说:“埃里希,我为国防军宣传部工作。至于没穿军装,这是军事机密。”

我摇头微微一笑,伸出手,礼貌说:“向你致敬,艾米丽。”

艾米丽则回了我一个国防军的军礼,认真的说:“埃里希,这才是军人之间的致敬方式。”

我点点头,认同说:“好吧~!好吧,祝你顺利,艾米丽。”

艾米丽微微一笑,转身走向她的同事,继续忙碌起来。

我看着她的背影,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感慨。不知道在这场战争中,有多少同艾米丽一样有热血的德国人,会为此付出鲜血。

八时,四十五分。我看了一眼手表,时间差不多了。这一刻,我的心跳不禁加速,一股莫名的激动涌上心头。坦克在阳光的反射下,发出耀眼的光芒。四周弥漫着机油和金属的气息,这是属于战争与荣耀的味道。

我深吸一口气,整理了一下军装,迈着坚定的步伐回到了营指挥车内。

刚在后排坐稳,团部无线电里就传来了,哈索中校熟悉的声音:“请注意,请注意,我是鲶鱼。呼叫猫头鹰,听到请回答。”

我不敢怠慢,马上拿起团部无线电通话器,应道:“我是猫头鹰,请鲶鱼指示。”

哈索中校通过无线电传,下达命令讲:“听着,猫头鹰,入场仪式现在开始。让你手下的坦克驾驶员,把油门踩进油箱里,以最快的速度前进。”

终于开始了,我兴奋地领命道:“猫头鹰,明白。”

哈索中校继续嘱咐说:“听着,猫头鹰。当头狼,是整个第四装甲师的荣耀。你一定,要比空军的坏小子们快一步。我们要第一个冲进布拉格,让整个第三帝国都瞧瞧,陆军的力量是无可匹敌的。”

我也不废话,斩钉截铁地坚定回答:“鲜血留给敌人,荣耀留给自已。鲶鱼请放心,猫头鹰比飞机速度快。”

结束无线电交流后,我立刻通过营部无线电对讲机,向各坦克车组下达命令:“请注意,请注意,我是营长埃里希少校。我命令,全营急速向布拉格挺进。”

随着我的命令下达,道路两旁顿时响起了,一阵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声。五十多辆坦克快速颤抖着身躯,机械发出低沉而有力的咆哮。如同愤怒的巨兽,冲进了赛德莱斯大道,向着目的地布拉格全速前进。

蓝天之上,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机翼上,闪烁着金属的光泽。

高度三千米,我的好友阿道夫·加兰德上尉,正驾驶着一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。冷风从机舱的缝隙中灌入,吹拂着他的脸颊。在他的座椅后面,还坐着一位武器操作员,此刻正专注地检查着投弹装置。

布拉格市区的轮廓,在阿道夫下方逐渐清晰。长长的装甲车队,像一条黑色巨蟒在地面上缓缓移动。

阿道夫上尉通过对讲机说道:“赫尔穆特中尉,往下看!是坦克。”

离阿道夫飞机的不远处,有另一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在伴飞。

赫尔穆特中尉,就是这架飞机的驾驶员。他侧飞了一下机身,透过瞄准镜仔细确认后回应道:“没错,是坦克,阿道夫上尉。”

阿道夫上尉的嘴角微微上扬,眼中闪烁着狡猾的激情,他继续讲说:“赫尔穆特中尉,我跟你打赌,这是埃里希的坦克营。听着,跟着我俯冲,给他点颜色看看!”他的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。

讲完,阿道夫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,率先行动起来。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,机头猛然下沉,以倾斜四十五度角,如同猎鹰般俯冲而下。

地面的景物迅速放大,装甲车队的轮廓变得清晰可辨。斯图卡特有的尖啸声划破长空,仿佛死神的号角,令地面上的装甲兵心生恐惧。

赫尔穆特中尉的飞机,紧随其后。

两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,如同默契的舞伴,在天空中划出优美的轨迹。

武器操作员紧张地握紧操纵杆,目光紧紧锁定在目标上。随着高度的不断降低,他们能清晰地看到坦克上的炮塔在转动,似乎在寻找着天空中的威胁。

“逗一逗他们,赫尔穆特。”阿道夫上尉冷静地命令道。

斯图卡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线,精准地向装甲车队飞去。在高度300米的时候,阿道夫精准的拉起来了飞机。

赫尔穆特中尉也不甘示弱,他的飞机在完成了俯冲后。机翼侧倾,做出一个漂亮的转弯。

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轰鸣声,在布拉格上空回荡,仿佛在宣告着第三帝国空军的强大与无畏。

尘土飞扬的赛德莱斯大道上,五零四坦克营遥遥领先。营指挥车的窗外一片尘土。坦克履带在地面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,仿佛是大地的伤痕。

我坐在指挥车内,紧紧盯着前方的路况。虽然这次只是入城仪式,但我们必须以实战的标准来要求自已,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。

车内气氛紧张,我手心微微出汗,车窗外扬起的尘土不断拍打着车窗玻璃,发出沙沙的响声。

突然,营部无线电里传来了呼叫声:“埃里希少校,我是二连长卡尔上尉。” 声音透过嘈杂的无线电波,显得有些失真。

“卡尔上尉,这里是埃里希少校,请讲。” 我迅速回复道,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。

“埃里希少校,我的头上出现了,两架没见过的飞机。您是飞行员出身,能不能看一看,都是些什么型号。他们总是向我俯冲,并发出难听的声响。” 卡尔上尉的声音透着焦急和一丝不安,显然正有声音干扰着他。

我立刻拿起望远镜,透过指挥车的观察窗向外望去。天空中果然出现了,几架陌生的飞机,它们正不断地在低空盘旋,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目标。

我仔细辨认着飞机的轮廓和特征,努力回忆着曾经学过的各种飞机型号。

“卡尔上尉,这是斯图卡绰号空中死神。” 我尽可能地保持镇定,通过无线电向卡尔上尉报告道:“它们是在故意调戏你,在不加快速度。空军就要低空飞行,掠过布拉格的上空了。”

“收到,埃里希少校。” 卡尔上尉的声音明显放松了一些:“我的连里,不少驾驶员都在抱怨。他们要求,换一块油门踏板了。因为现有的油门踏板,已经快被踩冒烟了。”

在结束,同二连长的通话后。

“埃里希少校,我们真的能比飞机的速度快?” 斯特凡少尉疑惑的问。

“用坦克和飞机比速度,这怎么可能,斯特凡少尉。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巡航速度,是一百九十公里。更不要说加大油门后的极限速度,是三百八十五公里。” 我解释说。

斯特凡少尉错愕说:“埃里希少校,那我们为什么。还要和空军比速度,这不是天方夜谭吗?”

我笑了笑,漫不经心的说:“空军是不会和陆军,争夺地面荣誉的,斯特凡少尉。而且,说是抢速度,实则是在激励部队,保持士气的一种方式。”

就在我和斯特凡少尉,聊天时。

“埃里希少校,快看。那是布拉格的市民,太壮观了。” 无线电里传来了,一连长汉斯上尉的声音,“这些捷克斯洛伐克的人民,太可爱了。”

“汉斯上尉,请保持冷静,详细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情况。” 我急忙对着无线电说道。

“埃里希少校,你还是自已看看吧,我形容不出来。” 汉斯上尉的语气简直不要太开心。

当晨曦的光线划破黑暗,布拉格这座沉睡中的城市宛如被魔法唤醒一般,悄然展现在我的眼前。

五零四坦克营的车队,发出的轰鸣声,在寂静的晨雾中显得格外清晰。仿佛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所发出的低吟,东普鲁士进行曲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,为这清晨增添了一抹不同寻常的色彩。

随着阳光缓缓照射,金色的阳光穿透薄雾,洒在这座充满历史痕迹的城市上。布拉格的轮廓在阳光的照耀下逐渐清晰,古老的建筑、红瓦屋顶和鹅卵石街道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,闪烁着独特的光芒。整个城市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,在阳光的抚摸下缓缓展开,焕发出迷人的魅力。

车队的前进速度,随着那悠扬的东普鲁士进行曲而放慢。这激昂的旋律在布拉格的空气中回荡,与这座城市的宁静氛围形成鲜明对比,却又奇妙地融合在一起。仿佛是战争与和平,在这一刻达到某种微妙的平衡。

阳光洒在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上,斑驳的光影在红瓦屋顶和鹅卵石街道上跃动,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。

道路两旁,捷克斯洛伐克的人民手拿鲜花,面带微笑,静静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。国防军的宪兵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警察并肩而立,共同维持着秩序,确保这场欢迎仪式顺利进行。

“嘿,看啊,他们来了!” 一个年轻捷克斯洛伐克女子,兴奋地用德语对她的同伴说道。

当我的坦克缓缓驶过人群时,鲜花如雨点般抛洒过来,落在冰冷的钢铁上,也落在我那有些不安的心里。

“欢迎!欢迎!” 捷克斯洛伐克的人民,用德语大声呼喊着,向我们致敬。那热情的声音此起彼伏,如同春日里的惊雷,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。孩子们挥舞着纳粹小旗,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;老人们眼中闪烁着泪光,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岁月。

“真是不可思议,” 我低声说道:“作为侵略者,我们竟然受到如此礼遇。”

作为侵略者,第三帝国的国防军,此刻却享受着如此热烈的拥戴,这让我感到既疯狂又不可思议。我们本应是带来战争与痛苦的使者,然而眼前这温馨而祥和的场景,却让我一时难以适应。我低头看着那些落在坦克上的鲜花,它们娇艳欲滴,散发着淡淡的香气,仿佛在提醒我,和平与美好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。

随着车队的继续前进,布拉格市区的美景逐一展现在我们眼前。那古老的城堡、雄伟的教堂和蜿蜒的伏尔塔瓦河,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。而此刻,这座城市的人们用他们的热情与宽容,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超越战争与仇恨的力量。


    (http://www.aaazw.com/book/eeiice-53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aaazw.com
3a中文网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