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想下的一九三九年,三月十八日。
上午九时,三十一分。
阳光洒在布拉格市的石板路上,反射出暗金色的光芒。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正在举行第三帝国,国防军的盛大入城仪式。
费多尔?冯?博克上将神情庄重,他将以 A 集团军群指挥官的身份,率领十多万人国防军勇士,进入这座城市。
现如今的第三帝国,正处于巅峰时期。拥有超过一百七十万的武装力量。纳粹党的党员数量,更是达到了八百五十万之众。
布拉格市的街道上,普鲁士荣耀进行曲,回荡在每一个角落。那激昂的旋律,疾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。
乐曲中,鼓声铿锵有力,仿佛战鼓在为国防军的勇士们助威。号角声高亢嘹亮,如同胜利的号角在召唤着士兵们奋勇前行。小提琴的琴音激昂而急促,恰似战士们挥舞着利剑,在战场上奋力拼杀。整个进行曲充满了力量与激情,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荣耀与自豪,仿佛让时间都为之凝固。
我坐在指挥车的后排座椅,将车窗全部打开。手中雪茄的烟雾,在微风中缓缓飘散。
五零四营的坦克,是 A 集团军群中,率先进入布拉格市区的部队。
坦克上的铁闸门,全部敞开。车长、驾驶员、装填手,纷纷露出半个身姿。他们脸上洋溢着入侵者的笑容,接受着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欢呼。
坦克的履带缓缓碾过街道,发出铿锵有力的声响,仿佛在诉说着第三帝国的辉煌与荣耀。
街道两旁,捷克斯洛伐克人民,纷纷涌上街头。它们挥舞着双手,高呼着 :“希,嗨。”
这似乎已经忘却了,曾经的苦难与屈辱。
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,他们跟在群众后面奔跑,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,仿佛在庆祝一场盛大的节日。
就在我享受着,胜利者的荣耀时。团部无线电里,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电流声音。
哈索中校那沉稳而略带沙哑的声音,穿透了噪音:“请注意,请注意,鲶鱼呼叫猫头鹰,听到请回答。”
我马上拿起,无线电通话器答复说:“这里是猫头鹰,请鲶鱼指示。”
“猫头鹰,让你的营,不要再慢吞吞的了。加快速度,后面都堵成一锅粥了。” 哈索中校的声音里,带着一丝焦急。
我立即回应:“遵命,鲶鱼。”
随后我拿起营部无线电,沉稳而清晰地传达命令:“请注意,请注意,我是营长埃里希少校。各连加快行军速度!重复一遍,各连加快行军速度。”
营部无线电中,传来各连连长的回应声:“一连连收到命令,加快行军速度,确保路线安全!”
“二连收到,保持队形紧凑。”
“三连收到。”
五零四营的五十多辆坦克发动机里,发出了轰隆隆的声音。履带的转动行进速度,得到了明显提升。
团部无线电里,再度传来命令说:“请注意,猫头鹰。你的终点改为布拉格的中心广场。记住,不要挡了,奥尔多上将的奔驰敞篷车。”
我立即答复说:“明白,鲶鱼。”
布拉格中心广场,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地方。在假想的二战时期,这里见证了无数的历史事件。
广场上有着古老的建筑,宏伟的教堂矗立在一旁,尖塔直插云霄。彩色的砖石铺就的地面,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。广场四周的街道两旁,是一排排古老的房屋,窗户上挂着鲜艳的花篮。整个广场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,让人不禁为之赞叹。
放下通话器,我对营副官斯特凡少尉说道:“传令下去,终点改为布拉格中心广场。注意纪律,不得与沿途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过多接触,保持速度。”
斯特凡少尉,马上将我的命令,记录在案。并通过营部无线电,向各连队传达。
上午十时,二十一分。
五零四坦克营的车队,停在了布拉格的中心广场上。
阳光如同金色的潮水,洒在广场巨大的场地上,将整个广场映照得一片辉煌。
广场四周的建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,仿佛为这场盛大的仪式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辉。
春风中,纳粹的旗帜在猎猎作响。国防军的宪兵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警察,早已严阵以待。他们的身影,在阳光下中显得格外挺拔,仿佛是一群无畏的勇士,誓死捍卫着广场的秩序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不断有其他。国防军的车队,陆续进入广场。
那轰鸣的引擎声,如同战鼓的擂动震耳欲聋,仿佛要将大地都震颤起来。
那整齐的步伐声,如同暴雨的降临,铿锵有力。每一步都踏出了,第三帝国国防军的坚定与果敢。
军乐队在激昂的演奏,声如同冲锋的号角,激昂高亢。激起了,人们心中的热血与激情。
这三者交织在一起,构成一曲壮丽的交响乐,回荡在整个广场的上空,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第三帝国,国防军的强大力量。
陆军车队的阵容,壮观而有序。各种型号的军车依次驶入,每一辆都涂装得整洁如新。
车身上的国防军徽记,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仿佛是一只翱翔的雄鹰。
士兵们身着笔挺的军装,神情严肃而自豪,他们的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,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国防军的强大与威严。
广场四周的人群早已沸腾,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旗帜,高呼着口号,为入城的将士们欢呼喝彩。他们的呐喊声、欢呼声此起彼伏,如同汹涌的海浪,一波高过一波。
在广场的中央,奥尔多?冯?博克上将的加长敞篷奔驰车缓缓驶入。
这辆象征着尊贵与权力的座驾在音乐的伴奏下,在人群的欢呼声中,缓缓向前移动。
奥尔多上将身着一身戎装,领口挂着铁十字勋章。他站在车上,向四周的人群挥手致意,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欣慰的笑容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毅与果敢,仿佛在告诉所有人,国防军将为保卫这片土地而不懈奋斗。
广场上的秩序井然,尽管国防军人数高达十万,但一切都在宪兵和警察的维持下,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排列。
士兵们按照预设的方阵,整齐地排列着。他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,奥尔多上将的方向,仿佛在等待着他的命令。
奥尔多上将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,他看到了士兵们的坚定与决心,也看到了市民们的热情与支持。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豪情,仿佛整个广场、整个城市、整个国家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
随着奥尔多上将的奔驰车,缓缓驶过广场,整个入城仪式达到了高潮。人群中的欢呼声更加响亮,旗帜挥舞得更加热烈。
我躲在指挥车里,深吸了一口雪茄,辛辣的烟雾在口腔中盘旋,仿佛能驱散心中的些许不安。
透过车窗,可以看见,入城仪式正在缓缓进行。军乐队奏响雄壮的普鲁士荣耀进行曲,士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,接受着民众的欢呼。
然而,我的注意力却更多地集中在天空上。
数百架BF一零九战斗机和JU八七B斯图卡俯冲轰炸机,所组成的飞行编队遮天蔽日。它们不断掠过,布拉格市的天空。发出轰鸣声,划破云层,仿佛是一群即将扑向猎物的鹰隼。
空军的驾驶员们,都在使用低空飞行技术。这种高难度的操作,不仅是对飞行员技术的考验,更是一种力量的展示。
每一次飞机掠过,地面上的捷克斯洛伐克人群,都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,似乎在为这壮观的场面而喝彩。
这些驾驶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,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训练,只为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。
低空飞行不仅要求飞行员有高超的技术,还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。任何一点微小的失误,都可能导致机毁人亡的惨剧。然而,他们却如同翱翔天际的雄鹰,从容不迫地完成着每一个动作。
中午十一时,三十三分。
中午时分,布拉格市古老的石板路上,反射出斑驳的光影。
刚刚结束了,胜利入城仪式的我和斯特凡少尉及汉斯上尉,带着一种不可一世的傲慢神情,走进了布拉格市最大的啤酒馆。
酒馆内,暖黄的灯光映照出木制桌椅的纹理,空气中弥漫着啤酒的香气和淡淡的烟草味。
墙壁上挂着一些古老的装饰画,画中描绘着布拉格曾经的辉煌,那些辉煌的历史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沧桑与荣耀。
吧台上,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酒瓶。闪烁着的光芒,像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。
酒馆的角落里,一架老旧的钢琴静静地立在那里,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欢乐时光。
琴声偶尔响起,旋律悠扬而又略带忧伤,似乎在为这座城市正在经历的变迁而叹息。
尽管刚刚经历了国家的沦陷,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却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平静。他们默默地喝着啤酒,脸上看不出太多的悲伤或愤怒,仿佛已经习惯了命运的捉弄。
我们三人,坐在酒馆的一角。我点燃了一支香烟,烟雾在空气中缓缓升起。
我望着墙上的一幅画,画中是一位中世纪的骑士,正英勇地冲锋陷阵。
“这幅画真不错,”我一边抽着烟,一边闲聊说道:“你看那骑士的眼神,充满了无畏和决心。不过,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同了。战争不再,只是骑士间的对决。”
汉斯上尉则随手拿了一瓶啤酒,然后倒了一杯,轻轻地抿了一口:“是啊,埃里希少校。”他继续说道:“武器改变了战争规则,技术打败了勇气。”
我环顾四周,发现一位老人独自坐在窗边,目光望向窗外。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,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思索和无奈。或许,他正在回忆年轻时的美好时光,或许正在思考国家的未来。
一位年轻的酒吧女服务员走了过来,她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。用流利的德语问道:“几位军官,需要点什么吗?”
女服务员的声音,温柔而平静。仿佛战争的阴霾,从未触及这片土地。
我看着她那双清澈的眼睛,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愧疚。我们是作为征服者来到这里,而她却依然保持着礼貌和友善。
“为我们上一些吃的,还有,多上一些啤酒。”我努力让自已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。
服务员微笑着点头,转身走向吧台。她的背影纤细而坚强,仿佛承载着这个国家太多的无奈与隐忍。
坐在这充满异国情调的酒吧里,周围的喧嚣与热闹让我感到格格不入。
我们隔壁一桌,坐着几个国防军的男军官。他们喝着啤酒,怀里搂着陪酒女郎,笑声不断。
陪酒女郎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特色产业,她们都是些漂亮的捷克姑娘。能为酒局提供乐趣,而客人则要为此支付费用。
其中一个姑娘金发碧眼,面容姣好,正轻声细语地和国防军军官调笑着。她的笑容甜美,却难掩眼底的一丝疲惫与忧伤。我不禁想,她是否也曾有过美好的梦想,是否也曾渴望过平静的生活?
我端起酒杯,啤酒的苦涩在舌尖蔓延开来。这苦涩中似乎还夹杂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,是愧疚?是无奈?还是对战争的厌恶?我不知道,只觉得心中堵得慌。
隔壁桌的军官们依旧欢声笑语,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,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。
我看着那个金发姑娘,她的眼神偶尔会与我交汇。那一刻,我仿佛看到了她内心深处隐藏的泪水。我突然意识到,我们都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,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承受着痛苦。她以微笑面对生活的苦难,而我却在这苦难面前感到无力和愧疚。
服务员再次走来,为我们端上新的啤酒。她的微笑依旧礼貌而友善,仿佛从未受到战争的影响。
我突然对她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意,在这个充满绝望的世界里,她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强。
“谢谢。” 我对女服务员说道。这家酒馆却如同一个避风的港湾,仿佛与外界隔绝,温馨而宁静。
女服务员微微一愣,那双清澈的眼睛中闪过一丝惊讶,随即露出一个更加灿烂的笑容:“不客气,长官。希望你们在这里过得愉快。哦~!对了,需要陪酒女郎的服务么?”
女服务员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试探,毕竟这里是许多国防军士兵,放松的地方。她见惯了,那些疲惫不堪的士兵们,来到这里寻求短暂的欢愉。
我摇了摇头,笑着说:“不必了,胜利有很多种,庆祝方式。”
女服务员为我们斟满酒,她的动作轻柔而细致,似乎也感受到了我们的心情。她轻声说:“那我,就祝几位长官,享受这美好的时光。”
女服务员悄悄退下了,留给我们足够的空间。她的身影在灯光下微微摇曳,仿佛也融入了这宁静的氛围中。
我们三人,围坐在一起,默默地喝着酒。没有太多的言语,这几天的疲劳,让我们学会了沉默。
“要是沃纳少尉,也在就好了。?” 斯特凡少尉突然开口,打破了沉默。
沃纳少尉现在,正被盖世太保羁押在监狱里。
“没事的,沃纳少尉就快放出来了。” 我举起酒杯,说:“为了胜利,为了我们之间的友谊,干杯。”
汉斯上尉和斯特凡少尉纷纷举起酒杯,轻轻碰撞,发出清脆的响声。
这一刻,所有的疲惫和伤痛都似乎烟消云散。
酒馆内,暖黄的灯光温柔地洒在粗糙的木桌上,桌旁围坐着三个军人。我正与斯特凡少尉和汉斯上尉把酒言欢。
就在我们谈得正酣时,酒馆的门被猛然推开,哈索中校的勤务兵如一阵风般走进来。他的眼神在人群中搜寻,当落到我身上时,径直向我走来。
酒馆内的喧嚣,似乎因勤务兵的到来,而稍稍平息。仿佛所有人的目光,都集中在他身上。
勤务兵在我面前,站稳身姿。啪地一个立正,敬礼说:“埃里希少校,哈索中校在外面等你。”他的声音冷静而严肃,打断了我的酒兴。
我微微皱眉,心中虽有不满,但官大一级压死人。我放下酒杯,跟随勤务兵走出酒馆。
酒馆外的大街上,国防军的士兵们来来往往,人声鼎沸。街道两旁的建筑,在阳光的映照下,显得格外庄严。
团部的指挥车,停靠在路边,车身泛着冷冽的光。
我走向指挥车,心中暗自揣测,哈索中校找我何事。
车门前,勤务兵为我拉开车门,我踏入车内,车门随即关闭,隔绝了外界的喧嚣。
车内空间狭小而静谧,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烟草味。
哈索中校端坐在车内,手中握着一封电报,脸上神情凝重。见我进来,他微微点头,示意我坐下。
“埃里希少校,”哈索中校低沉的声音响起:“整理好你的军装,跟我去见一个大人物。”
我心中一沉,大人物?于是下意识的问:“去见谁?哈索中校。”
我身上的酒气未散,可能话语中,有点醉意。
“到了,你就知道了。”哈索笑着说,随即拍了拍司机的肩膀。
司机心领神会,立即驾驶汽车,离开了这里。
汽车在道路上颠簸前行,车窗外风景迅速后退,我的心情愈发沉重。
“哈索中校,这封电报是?”我试图打破沉默。
哈索中校将电报递给我,电文简短而模糊,只提及:“带埃里希·冯·里希特霍芬来见我。”
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不安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(http://www.aaazw.com/book/eeiice-54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aaaz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