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章 残酷冷暴力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2章 残酷冷暴力

 

三月的天,阴冷里带着潮湿的腥味。雨欣还在医院,她始终活在一种叫不出名字的灰色之中。那些曾经想象的关心与温情消失了,只剩下一个个机械的身影,每天绕着她、越走越远。整个病房,仿佛被一层看不见的屏障笼罩。

冷暴力——不再是新闻里的词语,而是她呼吸里的现实。

一切是在无声中变化的。患病之初,医护尚还有些同情,遇到雨欣总会安慰几句。但随着网络风暴持续发酵,越来越多新闻、八卦甚至谣言溢出屏幕,落到小城的街头巷尾。这家公立医院的护士、医生,也在某一天,悄然变了脸色。

每天早晨打针换药,不再有耐心的温声细语,只剩下常常皱起的眉头和敷衍的“伸手”“别动”。护士间说话的声音低了,却总能捕捉到“就是她”“那谁谁谁吧”,还有不时的冷笑。

一个周日下午,护士推门而入,大声说:“打个针,家属让开点。”动作粗暴且冰冷,连母亲也被挤在一边。雨欣看得分明,那双戴着乳胶手套的手在她手腕戳来捅去,终于扎上才甩下一句:“别动来动去的,你们自己也不省心。”

更可怕的是——她们开始用眼神交流、用侧身隔绝,把几乎所有的服务关爱都收回了。雨欣像一个无形人,所有难受都只能在寂静里慢慢熬。

事情逐步加剧。有人在走廊碰见雨欣母女,侧头低语。偶有护士休息时滑手机,雨欣隐约听到“负面新闻”“整形失败”“炒作自杀”这样的词句,有人甚至悄悄把手机摄像头对准病房门缝,按下快门。

一次深夜,雨欣醒来,发现门缝透进灯光,她看到一双陌生的眼睛浮在黑暗里。不久,社交网络上出现了一张模糊的病房照,配文是:“某女网红自杀未遂后最新状况曝光,精神涣散,母女抱头痛哭。”

评论里,有人调侃说:“有人整容整到疯掉了?”“这不是活该吗?一脸赔钱样。”

第二天,护士们在走廊一边交班一边刷着手机,脸上掩饰不住恶意的笑容。

雨欣只觉无地自容,不敢与人对视。她明明己把所有社交账号隐去,却发觉自己的现实己经没处可逃。

连护理医生也在悄悄回避。每次查房,主治医师脸上带着惯常的职业冷漠,问题三言两语,每到心理咨询环节更是草草了事。

一天夜里,雨欣睡不安稳,又做了噩梦。母亲焦急呼叫护士,等了很久才有人进来,语气冷淡:“不是说了吗,这点小事别老按铃,医院不是私人会所。”

母亲的眼泪在昏暗灯光下像没流完的雨。她颤抖道:“孩子真的难受,能不能多看看她?”

护士不耐烦地耸肩:“我们有规定,值班有限,自家孩子多照顾着点吧。”

母亲怒极反驳:“你们拿着工资还不管,就有人拍我闺女照片,这叫啥道德?!”

护士立刻变脸:“别找我们甩锅,你家自己的事自己管好,别连累别人。”

说罢“咔”地甩门而去。

母亲只能坐回床边,抱着女儿,压抑着哭腔。

冷遇不只来自医护,病房其他病人家属也渐渐疏远。起初还有人礼貌问候、闲聊天气,后来却一个个“借故”转床,甚至路过时低头快步走过。

有人小声议论:“别靠太近,网上都看了,指不定啥事呢。”

“她家闹出那么大动静,谁敢沾上?医院又不是救星。”

母亲听得心碎,尝试和领床病友搭话,总是被冷漠打断:“我们不熟,不方便。”

家属吃饭时低语,“她就是整形毁了脸那个吧?”

“听说她妈还闹过,说医院拍她?”

“唉,这种新闻人物,穷讲理什么用。”

母亲一次又一次恳求护士、医生。“求你们别传闲话,孩子还在恢复,己经够难了。”“能不拍我们吗?”“能不能通知下保安?”

每次只换来滑头敷衍:“我们管不了那么多,这里病人多,别耽误正事。”

她去护士站质问相片被偷拍,护士却冷冷道:“我们怎么知道你闺女是不是自导自演?拍照不是我们干的,别乱扣帽子。”

母亲气急,跑去院办,院办主任以忙为由拒绝见面,值班保安表示“没看到异常”,所有人用制度和流程把她们推得越来越远。

护士和医生们渐渐“集体哑语”,对她们的服务要求一律推给值班,推给流程,推给并不存在的“管理层”。雨欣则如同透明人,想说什么也被“哦”“知道了”打发。她甚至怀疑,医院是不是在等她们知难而退、早点出院。

更雪上加霜的,是越来越多的谣言,顺着病房和小城扩散。

有人在门口偷拍到母女拥抱的照片,配文称:“情绪极不稳定,精神大受刺激,己波及其他患者安全。”

也有人拿她走廊发呆的照片编造:“她精神失常,说话做事都‘离谱’,有新闻说她曾多次自杀未遂,不适合继续住在这。”

甚至还有带着嘲讽的标题:“‘自毁容貌’患者闹剧还未落幕,医护疲于应付。”

街头巷尾,流言成灾。医院值班医生被暗示“少惹事”,护理只剩下最基本操作。

家里亲戚电话打来,不是安慰:“你们能不能先把孩子转走?医院都怕惹麻烦呢。”

就是冷冷疏远:“你们这事别再牵扯到我们家,丢不起这个人!”

母亲一次激烈的争辩后,彻底哑口无言。每晚只能伴着哭音抱着女儿入睡。

医院的灯光在夜里显得特别苍白。雨欣常常怀疑,是不是自己配不上温柔的世界。

她开始拒绝饮食、拒绝配合治疗。有时母亲说十遍“吃一口”,她一句话都不吭,只盯着天花板发呆。

肺里的空气被一种冷寂掣住,每过一天,她都觉得自己又轻了几分,像要从床铺上蒸发一般。

母亲搂着她的手一遍遍念“你撑住,娘陪你”,雨欣心里却只剩下碎玻璃的回声。

精神科医生例行会诊,也不再真心开解,甚至带着疏离和防备,不时看手表、草草结束。

雨欣一次终于问:“你们是不是觉得我活该?”

医生抬头,无甚表情,只道:“每个人都需为自己选择负责。”

这西个字,像铁钉钉进她心里。

她终于承认,自己再怎么挣扎,也无人愿意帮她。世界己经关了门。

那种精神上的濒临崩溃,渗入每一根神经。

她甚至开始半夜偷偷想:如果有一天自己彻底消失,是不是所有人都会松一口气?

母亲无数次跑去各科室、院办、值班室请求“公平”,最后只是一个人流着泪坐在医院走廊的凳子上,脸色灰败。她伸手搂着雨欣,声音沙哑无比。

“他们说你没救了,可娘不信。你记着,就剩娘护你。”

雨欣只能木然点头。

她知道,自己己被无声的冷暴力包围,外面己无光。


    (http://www.aaazw.com/book/g0hfih-12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aaazw.com
3a中文网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