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新的敌人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5章 新的敌人

 

某种阴影,正悄然逼近。

接连数日,雨欣与母亲循着自己的调查线索行动,似乎己渐入佳境。母亲从小区邻居、附近商家打听,获得不少语焉不详的只言片语,而雨欣则在互联网世界游走,搜集、整理着那些牵涉张母、李梅、诊所医生的信息。母女协作,一度令她们生出一种久违的自信。

然而,真正的敌人,往往只在你自以为掌控一切时,才露出獠牙。

那天深夜,雨欣独自在电脑前筛查着过去三个月与自己有关的所有新闻推送。她把各个自媒体账号、警方通报、诊所相关新闻按时间线铺在白板上,用红笔圈出了其中数据更新最快、传播最早的条目。她终于发现:最早一批黑她的热搜账号,“奇妙生活爆料团”“城事深扒”“同城记者”三家,均与李梅表哥的M公司有关联。

正在这时,微信又弹出一个陌生账号:

“查得挺起劲啊,这么想红?”

雨欣冷下脸,没有回应。没过多久,她手机屏幕闪烁:“不怕死的,就继续挖吧。”

00:06分,她的手机忽然卡顿,紧接着电脑窗口黑屏。

鼠标无效。键盘敲击没有反应。

页面上浮现数字乱码,仿佛有只冰凉的手隔着屏幕扼住她的咽喉。五秒后,屏幕上一行新弹窗浮现而出:

——“别自找麻烦。收手。”

雨欣背脊发凉。

这么多年网络生活,她不是没听过“黑客警告”这种离奇故事,可当危险真的扑面而来,她依然被那种真实威胁所震慑。

她下意识转头望向妈妈熟睡的卧室,一种保护家人的本能和彻骨的愤怒在心中拔节生长。

她试图重启设备。电脑报警音骤响,紧接着桌面所有关于事故那晚的笔记和截图文档被自动删除,回收站清空。云端备份也在刷新时消失无踪。

手机收到一条陌生短信:

“你调查的人一个都逃不掉,但你好像快撑不下去了?别忘了你还有家人。适可而止。”

揉捏着冰冷的手机,雨欣明白:新的敌人出现了。他们不像网暴那种无名的群体,更像是一只紧盯着她每一步的猎狗。

恐惧第一次如此具象地蔓延到整个家——

厨房的灯光都有了窸窣的危险;走廊上夜风吹动的门,彷佛都是窥探者的目光。

第二天一早,母亲看到雨欣脸色苍白、黑眼圈明显,慌忙问道:“怎么了,是不是有人闯进电脑了?”

雨欣把昨夜遭遇如实相告。“妈,我们资料全没了。”

母亲脸色陡然煞白,声音干涩:“咱们是不是被人盯上了?”

她下意识抓住雨欣的手腕:“你别怕,咱们报警!”

雨欣摇摇头:“现在还没到要报警的时候,我们还得查清楚是谁在操控。”

母亲却小声抽泣起来:“妈害怕了,他们是不是会找来家里?”

恐惧和焦虑在家中弥漫。雨欣一边安慰母亲,一边继续着自己的排查:

所有社交账号密码重设,敏感文档全部转至加密U盘,手机SIM卡更换为新号。她甚至亲自去隔壁市的网吧借用公共电脑,验证还有没有网络痕迹能恢复,但无论走到哪里,每每遇到有关张母、李梅、诊所的关键词搜索时,都会骤然跳出警告窗口。

更可怕的是,母亲回到楼下买菜时,明显感到被人盯梢。小区保安有意无意打量她,楼道也有人隔着楼梯间低声议论:“他们家又来了吧?以后还敢让孩子跟她走一块么?”

晚上回家,门口放着一封匿名信:

“多管闲事,适可而止。”

雨欣捏碎纸团,陪着母亲一起把门窗反锁,心里第一次真正体会到“敌人在暗、我们在明”的压迫感。

恐吓和破坏并未令她退却,反而让她重新燃起硬拼的斗志。

她把昨夜失控的痛苦转化为动力。

“只要他们越怕被查,那我就千万不能退。”

她将尚存于U盘上的几份文档复刻一份,联络了一个在异地做网络安全的同学——承宇。

承宇很快回电话,反复叮嘱她不能再用家中电脑查敏感内容。

“你这不是一般水准的黑客,是专门盯你的。他们应该有你们家的定位装置——你身边可能有被植入摄像头或麦克风的地方,要留心。”

听完后,雨欣心脏一紧。人人可见的窗户、消毒灯、甚至电视机后小孔,仿佛都藏着窥探者的摄像头。她和母亲忙着西处排查,把可疑小电器全部拔下。

“你说,他们到底是谁?张母吗?还是有人在更高的地方遥控?”母亲如临大敌,一夜都睡不踏实。

案情愈发扑朔。雨欣坚定地给承宇发去一组她能回忆起的“诊所合影”注释和最新线索,请他帮忙做深度网络排查。

承宇回复:“你现在查到的就是表面流。你背后的确有人维稳,M和诊所的资金往来都很复杂,让我再查查,有新进展再联络。”

随附一行提示:“你留心身边的人,别掉以轻心。”

对于普通女生来说,这样的打击本可以首接压垮。但在黑夜的威胁之下,雨欣和母亲反而更紧密。屋里每一寸空间都缀满安静的警觉:

手机一律调静音、微信不主动出击,菜刀随手放在饭桌边。母女二人时刻开着厨房小灯,夜晚再也无人熟睡。

隔日,母亲尝试联系在医院工作的表亲,希望能调些诊所监控。但没想到对方支吾不语,低声劝说:“你们别惹麻烦,这事都有人管着。”

母亲听后心凉半截,转述给雨欣时,脸上全无血色。

“咱们不是孤立无援的……”雨欣拉紧母亲的手,“你别怕,事情总有个真相,就是他们阴得住咱们,还能把天遮死不成?”

但她说这话时嗓音微抖,情绪跌宕。夜晚每一次楼道电梯声、每一通陌生电话都像是催命音。

一天傍晚,雨欣接到一个未显示号码的电话。对方声音用变声器处理,夹着诡异的机械杂音:“挺能忍的,继续查下去,一个个都得陪你完蛋。”

她咬牙回击:“是谁指使你们的?你怕什么不敢用真名?”

电话那头响起一阵阴冷低笑,然后挂断。

她意识到,自己真成了某种黑暗游戏里的猎物。

再顽强如雨欣,也有失落和畏怯的时候。当夜,母女俩紧紧依偎在沙发上,雨欣轻声说:“要不我们换房子避一避?去个没人的地方也许能清静几天?”

母亲却摇头:“光换地方没用,咱走到哪他们都有办法查到。”

她不再自责害怕,反倒神情坚定,“咱们要是认怂,这帮人就真捏死咱们了。你查你的,妈守着你。他们不敢真把咱怎样!”

她擦干女儿的泪水,哑声道:“你爸走得早,我就怕你出事。可现在我明白了,干净活着,比什么都重要。要查,咱们就查到底!”

“新的敌人”,这群无形而骄傲的幕后黑手,让原本只是网络绯闻与诊所隐情的故事,到了真刀真枪、危及人身安全的转折点。

雨欣意识到针锋相对的背后,是无法回头的对决。

她和母亲商议好,将调查内容全部分散存储、每日出门改换路径,不再让自己的生活轨迹单一暴露。同时,主动与同样受害的网友取得联系,成立“受害者互助群”,试图扩大调查范围、分担压力。

每一次信息流转,她都注意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。但敌人仍然通过暗网、社交号不断浮现新的威胁。

有一天深夜,家门口再次传来了轻微脚步声。雨欣和母亲透过猫眼观察,发现楼道角落摆着一包不明物,纸条上只写着大大的“闭嘴”二字。

母亲眼圈通红,却没再流泪,只是把纸条搓成团扔进垃圾桶。雨欣搂住她,低声说:“别怕,有我在。”

时间推移,她和母亲心中的恐惧己转化成无声的坚韧。面对新的敌人,她们不再只想着自保,而是决定继续“以攻为守”:

——哪怕每一份线索都被人毁掉,她都要把真相一遍遍重写、复盘、存档;

——哪怕人人疏远、亲友噤声,她也要联合更多普通人,冲破“内部人”的横行堵塞;

——哪怕“生活如履薄冰”,她也要让对方知道:你们不怕曝光,我更不怕揭底。

某个晌午,她收到承宇发来的最新消息:“有人从你家Wi-Fi进了后门,可能买通了小区安保或者物业。你爸遗留下来的旧手机最好别用了,很可能被安了木马。你跟你妈小心再小心,现在不要信任何熟人。”

雨欣深吸一口气,嘴唇被自己咬出血,内心没有早先那样恐慌,反而生出一股更坚定的意志:

“他们想让我们怕,要我们躲,要我们闭嘴。但我要让他们明白,新的敌人,新的猎物,也许不是我们。”

这一夜,楼下又起风雨。雨欣静坐在案前,删掉所有社交平台账号,注销全部无用的联系方式,只保留调查组备用电话和 encrypted 邮箱。她趁母亲熟睡,将新整理的线索贴进U盘,藏进冰箱冷冻层。

她慢慢给未来的自己写下一段话:

——“你是光明。世界暗,是他们的。可你要知道,黑暗也是可以一点点割裂的,只要你不跪下。”

屋檐下的风更大了。雨欣仰头听着夜色,心跳仍加速,却再也不觉得自己是脆弱的小女孩了。她终于懂得,自己的敌人,不只是某个医生、某个邻居、某个网络暴徒,而是一个完整的、为利益和权力默契串联的利益集团。

但她有母亲为伴,有朋友为援,有匿名的勇气,有无数手中碎片正拼成未来的路。

“新的敌人”,也许永远无法彻底消灭,但她决不退缩。每一次威胁、骚扰与监控,都是她查明真相,冲破黑雾的一次试炼。

“妈,你放心。哪怕再黑的夜,我也一定陪你走到天亮。”

夜风在窗外呜咽,旧世界的黑暗仍在猖獗。但在这间小屋里,母女俩的眼中,悄然燃起了火苗。


    (http://www.aaazw.com/book/g0hfih-25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aaazw.com
3a中文网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