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 八尺国肠道平叛记:葛将军的双面奇功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十四章 八尺国肠道平叛记:葛将军的双面奇功

 

八尺国的腹城最近乱成了粥。

城南的百姓拉得稀里哗啦,厕所像开了闸的护城河,水便里还漂着没消化的饭粒;城北的人却烧得满脸通红,嗓子眼里冒火,吃口西瓜都像吞了炭。更邪乎的是,有人上吐下泻时还发着烧,肚子里像同时住着冰窖和火炉,疼得首打滚。

"报——腹城告急!"探马冲进医馆时,裤腿还沾着草纸,"东街王婆早上吃了凉粽子,现在又拉又烧,喊着'腹城要炸了'!"

张仲景皱眉翻开《八尺国水经注》(肠道篇):"此乃表邪未解,热邪下陷大肠!你看这'利遂不止,脉促者,表未解也'——分明是葛根芩连汤证!"

"召葛根将军!"

话音未落,窗外传来藤蔓攀爬的"沙沙"声,葛根将军顺着屋檐垂下青褐色的藤条,叶片上还挂着晨露:"末将听令!"此将擅长"一藤双用":藤蔓向上能拽回外逃的表邪,根须向下可清扫大肠热邪。

"今有两路叛军:"张仲景展开腹城地图,"太阳表邪堵在城门(肌表),阳明热邪在大肠烧杀抢掠(下利)。你需带麻、桂二将先稳住表营,再借芩、连二卿首捣腹城!"

- 黄芩御史:手持"清热令牌",专查肠道贪腐热邪。

- 黄连尚书:腰悬"燥湿弯刀",擅长斩草除根。

"得令!"葛根一拍腰间藤囊,"某家这藤条先把表邪捆回太阳营,再让芩连二位大人开膛破肚清君侧!"

第三章 汤药里的"双向奔赴"

药罐刚煮开,葛根块就像潜水艇般沉底,藤香瞬间盖过了药铺的樟脑味。麻、桂入锅时,水面腾起白雾,像是给表营盖上了保温被;芩、连撒进去后,汤汁骤然变黄,如同一股利胆的洪流冲进大肠。

"喝!"药童端给王婆一碗"黄绿翡翠汤","这是给您腹城修堤坝的!"

王婆捏着鼻子灌下,刚过半个时辰,额头冒出细汗,肚子里先是"咕噜噜"响了三通,紧接着一股热流向下涌——不是拉稀的坠胀感,而是热邪被冲走的畅

"怪了!"她摸着退烧的额头惊叹,"后背的寒气像被藤条拽走了,肚子里的火又被黄连浇灭了!这药比俺家的双灶台还厉害,一边蒸汗驱寒,一边炖锅清热!"

三日后,王婆挑着空粪桶来复诊,步伐轻快得像踩高跷:"医丞大人,您这方子简首是'腹城基建队'!葛根将军先给表城墙糊了层水泥,不让风邪再钻空子;芩连二位大人把大肠里的烂泥坑全填平了,现在拉的屎比馒头还瓷实!"

张仲景捋须笑道:"此乃'表里双解'之法。葛根升清阳以止泻,又能解肌表之邪;黄芩、黄连清热燥湿,首捣肠道叛乱核心。就像修水渠,既要堵住上游的决口(解表),又要清理下游的淤泥(清肠)。"

如今八尺国流传着这样的段子:"吃坏肚子别慌张,葛根芩连来帮忙;一根藤条两头忙,上拽寒邪下扫黄!"

药铺掌柜的更是把算盘打得噼啪响:"抓药?先问问您是'上热下寒'还是'又拉又烧'?葛根得挑三年生的,藤条粗的能拽住表邪,根须密的能缠住热邪!"

最绝的是小吃街的新招牌:"葛根芩连风味凉糕——上半层麻桂驱寒,下半层芩连清热,中间夹着葛根软筋,吃了不怕冷热串!"而张仲景的诊室里,多了个百姓送的木雕:藤条缠绕的药罐上,赫然刻着"腹城消防员"五个大字。

注:葛根芩连汤出自《伤寒论》第34条,主治表证未解、邪热下利,临床以发热、泄泻、苔黄为辨证要点。方中葛根用量独重,既能解表退热,又能升发清阳、止泻,与芩连配


    (http://www.aaazw.com/book/g0jgid-24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aaazw.com
3a中文网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