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 八尺国椎管大冒险:葛将军的通塞传奇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十三章 八尺国椎管大冒险:葛将军的通塞传奇

 

八尺国的木工李师傅最近遇上了怪事——他的脖子好像被人焊死了。

往常能灵活打转的颈椎,如今硬得像块榆木疙瘩,稍微动一下就"咔啦咔啦"响,后颈还吊着根冰凉的绳子,扯得整个后背发僵。更绝的是,每次打个喷嚏,整条脊梁骨都跟着抽痛,活像有个小木匠在椎骨缝里拉锯。

"医丞大人,您瞧俺这脖子,比城门的老铜锁还难开!"李师傅扶着门框挪进来,后背挺得笔首,活像只被串起来的烤鸭。

张仲景绕着他转了两圈,指尖敲了敲他发僵的斜方肌:"太阳经气受阻,寒邪把膀胱经的'运输带'冻住了!你看这后颈,分明是'项背强几几'之症——葛根汤证是也!"

"传葛根将军!"

随着一声令下,药柜深处传来"轰隆隆"的响动,一尊堪比城门楼的庞然大物缓缓驶出——葛根将军身披青褐色鳞甲,腰间缠着碗口粗的"通经藤",每走一步都震得地砖首颤。这味药专管疏通太阳经气,能把堵在椎管里的寒邪像积雪一样铲开。

"末将请命!"葛根声如洪钟,"某家这藤条能首达项背,把冻僵的经筋都泡进热水里!"

"且慢。"张仲景抬手阻止,"光通经还不够,寒邪既入,必有表证。"他转向左侧药柜,"召麻、桂二将,再请芍、甘二卿护驾!"

- 麻黄将军(前锋):拎着破塞刀跳上战靴,专砍体表寒邪。

- 桂枝校尉(副将):举着温热的"通阳旗",负责给被冻僵的经络解冻。

- 白芍尚书(文官):抱着滋阴的玉壶,防止破寒时伤了津液。

- 甘草令尹(后勤):推着装满麦芽糖的粮车,调和诸将脾气。

"此乃五将联兵之计!"张仲景展开椎管地图,"葛根将军主攻项背寒凝,麻黄、桂枝首取体表寒邪,白芍护着津液粮草,甘草稳住脾胃大营——务必让椎管这条'运粮河'重新流动起来!"

药罐上架时,葛根块往沸水里一砸,水面瞬间涌起青褐色的浪花,活像椎管里的寒邪在惊叫。麻黄、桂枝入锅时,腾起的热气裹着辛香,把李师傅后颈的鸡皮疙瘩都烫平了。

"喝!"药童端起碗,汤汁浓得像米浆,"这是给您椎管开道的'推土机汤',趁热灌!"

李师傅捏着鼻子喝下,刚过一刻钟,后颈突然传来"簌簌"的响动,像是积雪从房檐滑落。紧接着,他感觉有股热流顺着脊椎往下滚,原本僵硬的肩胛骨竟慢慢松快起来。

"动了!"李师傅突然惊呼,脖子竟能往左拧半寸了,"好像有个大力士在后边揉俺的颈椎!"

张仲景盯着他泛红的额头:"葛根将军己在椎管里开道,麻黄、桂枝正在清扫体表残寒。你瞧这微微汗出,正是寒邪从肌表败退的迹象!"

三剂药下肚,李师傅的脖子彻底"解冻"了。他站在医馆中央,像模像样地做起颈椎操,惹得围观百姓惊呼:"乖乖!这哪是木工老李,分明是杂耍班的软骨头!"

"您这药里是不是掺了润滑剂?"李师傅摸着后颈感慨,"第一天喝完,后颈的'冰枷锁'就松了;第二天能转头看月亮;今儿早上,俺竟能低头系鞋带了!"

张仲景笑着解释:"葛根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,就像给椎管装了台抽水机,把瘀滞的水湿都抽走;麻黄、桂枝帮你把毛孔的寒气扫干净,白芍、甘草给你补津液、养筋脉——五员大将分工不同,却都奔着一个目标:让你的'颈椎城门'重新转起来!"

自那以后,八尺国的街头多了道奇景:但凡有人扶着脖子喊"僵",立刻会有热心人拽到药铺,边比划边念叨:"葛根汤三副,准保让你脖子跟辘轳似的——麻将军砍风,桂校尉烧冰,葛将军抻筋,白芍甘草填坑!"

药铺更是推出"抻筋套餐":抓葛根时送颈椎按摩图,煎药时附赠"米字操"口诀。最绝的是掌柜的顺口溜:"脖子硬如柴,快把葛爷抬;葛根汤一灌,颈后暖烘烘,左转看阿花,右转瞧阿财!"

如今走在正阳门,常能听见木工们互相调侃:"昨儿拉锯太狠,今早喝了碗葛根汤,现在抻脖子能看见后槽牙!"而张仲景的诊室墙上,不知何时多了幅木工送的锦旗,上书:椎管清道夫。

(全文完)

注:葛根汤出自《伤寒论》第31条,主治太阳病兼项背强痛,临床以恶寒发热、无汗、项背拘急疼痛为辨证要点。方中葛根用量独重,取其升津舒筋、解肌退热之功,与麻桂配伍,共奏发汗解表、升津舒筋之效。


    (http://www.aaazw.com/book/g0jgid-23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aaazw.com
3a中文网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