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店套房内,一片死寂。
言诺静静地坐在电脑前,监听耳机里,那段混杂着她自己前世的破音,与顾屿声那句魔鬼般低语的音频,己经循环播放了上百遍。
她终于,摘下了耳机。
所有的困惑、震惊、与不甘,都在这上百次的循环中,被碾碎、重组,最终,沉淀为一种前所未有的、如同火焰般的清明。
她好像,终于理解了那个偏执的疯子。
他要的,从来就不是什么“完美的声音”。
他要的,是“活着”的声音。
那份长达五百个音频的“废品”列表,那份充满了红色批注的报告,从头到尾,都只是顾屿声,向她发来的一份邀请函。
他邀请她,与他站在同一个维度,一同,去解构和探寻,这个行业最根本的秘密。
想通了这一切,言诺的身体,因为极致的兴奋,而微微颤栗起来。
言诺看着自己之前写的、那份充满了冰冷数据和理性分析的V2.0版报告,第一次,觉得它,是如此的浅薄。
她选中整个文档。
然后,毫不犹豫地,按下了“Delete”键。
这一次,言诺没有再创建表格。
她只是打开一个空白的文档,在标题处,写下了五个字。
《失败的美学》。
然后,她开始书写。她的手指,前所未有地灵动与自由。
在经历了如此漫长的挣扎与思考后,一句仿佛早己在她灵魂深处酝酿了许久的话,自然而然地,成为了言诺整篇报告的开篇:
“声音的本质,从来不是一块被打磨光滑、完美无瑕的石头。而是一片带着裂痕、能够吸收泪水与炮火、并从中开出花朵的土壤。”
言诺不再拘泥于那些冰冷的数据和技术术语。
她开始描写,A001号音频中,那声“生锈剪刀”般的破音背后,那位声优,在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后,生理与心理双重极限下的、最真实的疲惫。
她开始分析,A249号音频中,那声“感冒鼻音”,是如何在无意之间,完美地、用一种任何健康声优都无法模仿的方式,诠释了“溺水者”的窒息感。
言诺写道:“缺陷,是声音的胎记,是情感的指纹。 它是AI通过深度学习,永远也无法合成的、属于人类个体的、独一无二的‘随机性’。这种随机性,在商业上,是风险;但在艺术上,是神迹。”
最后,她将笔锋,转向了那份,让她重获新生的【A0ment_01.wav】。
她第一次,像一个真正的“解剖者”,去面对自己前世的“尸体”。
言诺写道:“……在这段音频中,表演者(言诺)的声音,在技术上,是失败的。但这种失败,并非源于技巧的生疏,而是源于一种‘力求完美’所导致的‘情感超载’。当她试图将最神性的光明,与最极致的悲伤,同时灌注于一个音节时,她脆弱的生理肉体,无法承载如此巨大的灵魂能量,最终导致了声带的撕裂。”
“然而,也正是在这一声撕裂中,‘夜莺’这个角色,才真正地,完成了她的‘死亡’。”
“那一刻的破音,不是噪音。那是角色与演员,在极限状态下,人戏不分的、最真实的悲鸣。”
当言诺写下最后一个字时,窗外,天己大亮。
48小时的时限,还剩下最后五分钟。
她没有检查,也没有修改。
她知道,这己经是她能交出的、最完美的答卷。
她将这份真正意义上的、关于《失败的美学》的报告,发送了出去。
这一次,她没有昏倒。
当邮件发送成功的那一刻,言诺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、如释重负的平静。仿佛前世那个,因追求“完美”而最终走向毁灭的自己,在这一刻,终于,被今生的她,亲手超度了。
她靠在椅背上,静静地,等待着审判。
一分钟。
两分钟。
五分钟。
这一次,顾屿声没有立刻回复。
就在言诺以为,他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“审阅”她这份惊世骇俗的报告时,她房间的门,突然被敲响了。
言诺一愣。
小米,应该还在隔壁的房间里熟睡。
她犹豫着,走过去,从猫眼里,向外看去。
门外,站着的,是一个她绝对意想不到的人。
是顾屿声。
(http://www.aaazw.com/book/gigaeg-17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aaaz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