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9章 密信惊现藏祸心,危城对峙决生死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99章 密信惊现藏祸心,危城对峙决生死

 

东海的硝烟尚未散尽,刘仁轨踩着满地碎木,在东瀛战船残骸中搜寻。一名士兵捧着染血的木箱踉跄跑来:“将军!敌舰密室里发现这个!”箱内整整齐齐码着檀木匣,打开后竟是密信,泛黄的信纸上,高句丽王的印玺鲜红如血,“事成之后,裂土分疆”的字迹刺得人眼疼。更触目惊心的是,其中一封信末尾画着莲花标记——与李承乾遇袭时杀手身上的刺青如出一辙。

“立刻快马加鞭,将密信送呈陛下!”刘仁轨的吼声混着海浪拍岸声,震得周围士兵心头一颤。他望着阴沉的海面,握紧腰间断剑,想起密信中那句“朝中有人接应”。海风卷起他沾满硝烟的披风,恍惚间,他仿佛看见长安城内,无数双眼睛正藏在暗处,盯着这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。

长安太极殿内,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。李轩将贤妃的佛珠狠狠摔在丹墀上,玛瑙珠子西散滚落,在金砖上撞出清脆声响。“说!你与高句丽勾结,到底图谋什么?”他的龙袍因愤怒剧烈起伏,冕旒撞在蟠龙柱上,发出一连串急促的脆响。贤妃瘫坐在地上,满头珠翠散落,发髻凌乱,却仍梗着脖子:“陛下偏爱太子,我儿承业哪点不如他?”她突然癫狂大笑,眼中满是怨毒,“皇后死了,太子就该给我儿腾位置!”

话音未落,殿外传来急促脚步声。“陛下!东海急报!”信使浑身湿透,膝盖上还沾着血迹,呈上密信的双手不住颤抖。李轩展开信纸的瞬间,脸色骤变。李承乾抢上一步,扫过信中内容,剑眉拧成“川”字:“莲花标记...看来崔氏余孽、东瀛、高句丽早己勾结,而这一切,恐怕与朝中某些势力脱不了干系!”他转头看向瑟缩在角落的李承业,目光如利剑般锐利。

与此同时,德贵妃的椒房殿内,气氛诡谲。高阳公主手持火把,火光照亮满地狼藉。郑淑妃被按在地上,发髻散乱,脸上还留着被掌掴的红痕。“说!你与吐蕃赞普的密使见过几次?”高阳公主将染血的帕子甩在她脸上,帕子上“吐蕃布防图己到手”的字迹刺目惊心。郑淑妃突然狞笑起来,嘴角溢出鲜血:“你们以为抓住我就够了?这宫里...还有大鱼呢...”

长安城外,吐蕃大军的营帐绵延十里,火把如繁星点点。吐蕃赞普骑在白象之上,手中握着镶满宝石的权杖,望着巍峨的长安城,眼中贪婪尽显:“大唐内乱,正是天赐良机!明日攻城,谁先破城,赏黄金万两!”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,惊起一群寒鸦,扑棱棱地飞向黑暗深处。

萧战站在城头,望着敌军如潮水般涌来,心中五味杂陈。他抚摸着儿子的平安符,想起李轩的密旨:“死守长安,朕随后便到。”城墙下,突厥的投石机开始轰鸣,巨大的石块呼啸着砸向城头,尘土飞扬。“放箭!”萧战挥舞长刀,吼声震天。箭矢如蝗,却挡不住吐蕃象兵的脚步,那些身披铁甲的巨兽,每一步都震得大地颤抖。

李承安跪在皇宫外的青石板上,额头磕得鲜血淋漓。“父皇!儿臣愿戴罪立功,只求您饶母亲一命!”他想起德贵妃被带走时绝望的眼神,心如刀绞。李轩站在宫墙之上,望着远处的烽火,手中的密信被风吹得哗哗作响。“你既知悔改,便率三千骑兵,绕后截断吐蕃粮草!”他的声音低沉而冰冷,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。

夜色渐深,长安城在战火中摇摇欲坠。皇宫内,李轩看着满桌的奏折与密信,疲惫地闭上双眼。苏明玥的音容笑貌在脑海中浮现,他喃喃自语:“明玥,朕该如何才能保住这江山?”


    (http://www.aaazw.com/book/gj0dag-99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aaazw.com
3a中文网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