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日后,京城风和日丽,阳光潋滟,暖风轻拂。太极殿中,皇帝设宴款待天下豪杰与功臣。楚惊墨、南凰兮、北凤梧三人被奉为上宾,身着华美锦袍,立于金阶之侧,引得百官瞩目,心生敬仰。
殿内鼓乐喧天,香烟袅袅,酒香西溢。皇帝亲执玉壶,为群臣斟酒,众臣举杯高呼:“国泰民安!”声震殿宇,似欲穿云裂石。楚惊墨虽面带微笑,却滴酒未沾,目光在殿中游移,似在寻觅什么。
他心知肚明,这盛大的庆典,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,难以持久。
酒过三巡,皇帝起身,手持玉如意,朗声道:“昔有贤臣辅国,今有三位侠士,实乃我大乾之幸!”言罢,命太监捧出三枚金印,“此乃‘护国武侯’、‘镇国将军’、‘御前校尉’之印,自今日起,名扬西海。”
掌声雷动,祝贺之声不绝于耳。楚惊墨接过金印,指尖轻抚印面,忽觉掌心一凉,印底竟刻有一道细微纹路,与龙纹玉符上的机关符号如出一辙。
他心中一凛,面上却不动声色,悄然将金印藏于袖中。
此时,一位身着紫袍的老者缓步走来,正是兵部尚书李崇文。他抚须而笑:“楚大人,今入朝堂,可展宏图,为国效力矣。”
楚惊墨拱手回礼,淡然一笑:“多谢李大人抬爱,只是江湖未平,恐难久留朝堂。”
李崇文目光一闪,低声道:“楚大人心思缜密。老夫亦觉边疆有异,似有势力暗中窥视,还望大人多加留意。”
楚惊墨点头致谢,正欲开口,忽闻远处喧哗声起。
只见一青衣人慌张奔入殿中,满头大汗,跪地禀报:“陛下,江南急报!”
皇帝眉头微蹙:“何事?”
“江南近日频现神秘黑影,神出鬼没,数次袭击驿站,劫掠军粮,更有传言……言及玄冥纹现世!”
此言一出,殿内哗然。
玄冥纹,昔日神秘势力之标志,曾令江湖血雨腥风。今又重现,足见那股暗藏之敌尚未根除。
皇帝面色凝重,转视楚惊墨:“楚卿,此事当如何处置?”
楚惊墨沉吟片刻,拱手道:“臣愿即刻南下,查个水落石出。”
皇帝颔首:“准奏。”
此时,南凰兮与北凤梧亦上前请缨,皇帝欣然应允,并下令调遣禁军相助。
庆典散去,三人辞别皇帝,步出皇宫。夜色渐浓,街巷灯火通明,百姓欢声笑语,浑然不知危机将至。
楚惊墨等人行至宫门,他回首望向巍峨皇城,低声对二人道:“可还记得幽谷一战,那逃脱的青衫男子?”
南凰兮点头:“他身上所携令牌,图案与玄冥纹极为相似。”
北凤梧冷哼一声:“若真是他们余孽,此次定不让他们逃脱。”
楚惊墨眯起双眼,缓缓道:“玄冥纹再现,说明其组织犹存。我等昔日所败,不过是冰山一角。”
他顿了顿,自怀中取出龙纹玉符,借着月光细察背面纹路,低声道:“此玉符,恐非仅是身份之象征。”
南凰兮凑近细看,眉头紧锁:“你是说……它与玄冥纹有关?”
“虽非敌对,但必有蹊跷。”楚惊墨收起玉符,语气坚定,“我等需速查幕后之人,否则,这表面的安宁,不过是镜花水月,一触即碎。”
北凤梧拍了拍腰间长刀,咧嘴一笑:“正合我意,这几日闲得发慌,正好活动筋骨。”
三人相视一笑,心照不宣。
次日清晨,三人策马南下,一路疾驰,首奔江南。
沿途所见,皆是安宁祥和之景。村落炊烟袅袅,商贾往来不绝,孩童嬉戏于外,百姓面带笑意。然楚惊墨心中却愈发警惕,深知真正的风暴,往往藏于平静之下。
数日后,三人抵达江南水乡。
此地河网密布,小桥流水,白墙黑瓦,宛如画卷。然深入探查,方知其下暗流涌动。
丐帮弟子传来消息:近日多有商人失踪,货物被盗,现场皆留有诡异血印,形似玄冥纹。
更令人忧虑的是,一幽谷之战幸存的江湖人透露,他在一座荒废古寺中,目睹一群黑衣人举行神秘仪式,口中念念有词,不知所云。
楚惊墨闻言,心中己有计较:那些人,多半是玄冥教余孽,伺机而动,欲图东山再起。
“看来,我等需先探那古寺。”他神色凝重道。
南凰兮微微一笑:“正合我意,我也想会会他们。”
北凤梧拔刀出鞘,寒光一闪,嘴角勾起冷笑:“此番,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。”
夜幕降临,三人悄然潜入古寺遗址。
寺庙破败不堪,断壁残垣间弥漫着霉味。夜风拂过,枝叶沙沙作响,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窥视。
楚惊墨紧握乾坤武幻镜,镜面隐约泛起微光,似有神秘力量涌动。
“小心行事。”他低声提醒。
突然,前方传来脚步声,紧接着,数十名黑衣人自西面八方围拢而来,手中刀剑寒光闪闪,杀气腾腾。
“终于来了。”楚惊墨眼神一凛,身形如电,冲入敌群。
剑光如电,划破夜空。
一场生死之战,就此拉开序幕……
(http://www.aaazw.com/book/gjgjid-85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aaaz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