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营的夜,向来是肃杀的。除了巡逻士卒整齐的脚步声和偶尔从水寨传来的波涛声,便再无他响。
但今夜,中军帅帐附近的一处偏帐内,却一反常态,灯火通明,人声鼎沸。
帐外,虎卫林立,戒备森严,但那股混合着酒香、墨香和激昂辩论声的气息,却怎么也关不住,飘散在冰冷的空气里,为这肃杀的军营,平添了几分文雅之气。
这是曹操亲自下令举办的一场“文会”。
美其名曰,北方酷寒,军务繁忙,将士们精神紧张,特邀军中所有文人雅士、幕僚掾吏,共聚一堂,饮酒论文,赋诗唱和,以舒缓军心。
能接到请柬的,无一不是在曹营中,自认为有几分笔杆子功夫的人。
这其中,自然也包括了蒋干。
此刻的蒋干,正春风得意。他穿着一身崭新的儒袍,头戴纶巾,手中端着一杯酒,穿梭于众人之间。他时而高声点评一句墙上悬挂的书法,时而与人辩论一段古文的释义,那副神采飞扬的模样,仿佛他不是曹操的幕僚,而是这场文会的主人。
他确实有自傲的资本。他口才便给,反应机敏,尤其是在辩论中,总能抓住对方言语中的漏洞,加以反击,引得周围众人阵阵喝彩。
“子翼兄,高见,高见啊!”
“听子翼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!”
周围的恭维声,让蒋干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,他端起酒杯,一饮而尽,豪气干云地说道:“诸位谬赞!干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。要说真正的雄文,还看我那位同窗故友,周公瑾。想当年,我与公瑾同在庐江求学,那时的他,便己是风流倜傥,才气纵横,我亦要逊他三分啊!”
他这番话,说得极有水平。既炫耀了自己和周瑜的同窗关系,又摆出了一副谦虚的姿态,显得既有背景,又有风度。
众人闻言,更是纷纷附和,一时间,“蒋子翼”的大名,在这小小的文会里,风头无两。
角落里,苏衍端着一杯清茶,将这一切尽收眼底。
他身旁,坐着那个刚正不阿的东曹掾,毛玠。
自从上次被苏衍的计策打击得一蹶不振后,毛玠便一首称病,闭门不出。今日,也是曹操亲自下令,他才不得不来。
此刻,他看着场中那个夸夸其谈的蒋干,眉头紧锁,低声对苏衍说道:“此人,华而不实,言过其实,非栋梁之才。丞相为何要召此等人入幕?”
他的语气里,还带着一丝对苏衍的戒备和不解。他不明白,苏衍为何会坐在自己身边。
苏衍闻言,只是笑了笑,答非所问:“毛公,您觉得,是一块上好的精钢有用,还是一块一捏就碎的瓦片有用?”
毛玠一愣,想也不想地答道:“自然是精钢。”
“那可未必。”苏衍呷了一口茶,“精钢,可以铸剑,可以为甲,但它太硬,也太沉。而一块瓦片,虽然无用,但你若是想用它去砸一条疯狗,却比用精钢宝剑,顺手得多,也划算得多。不是吗?”
毛玠怔住了。
他呆呆地看着苏衍,又看了看场中那个还在高谈阔论的蒋干。
砸狗的瓦片?
这个比喻,粗俗,却又如此的精准。
他忽然明白了什么。原来,在这些真正执棋人的眼中,所谓的“才”,有各种各样的用法。他毛玠,或许是那块可以铸剑的“精钢”,但蒋干这块“瓦片”,在某些时候,却有着“精钢”无法替代的妙用。
一种莫名的寒意,从毛玠的背脊升起。他忽然觉得,自己之前所坚持的那些“规矩”和“常理”,是多么的可笑。
就在此时,帐外传来一阵喧哗,众人纷纷起身行礼。
“参见丞相!”
曹操,到了。
他依旧是一身玄色深衣,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,身后跟着夏侯惇、曹仁等几位核心将领。
“都坐,都坐!今日不论文武,不论官阶,孤只是来凑个热闹,大家随意!”曹操摆了摆手,目光在场中扫过,最后,仿佛是“无意”间,落在了蒋干的身上。
“嗯?这位先生,面生得很啊。”
立刻有旁人上前介绍:“启禀丞相,这位便是九江名士,蒋干蒋子翼先生。”
“哦!原来是子翼先生!”曹操脸上露出“惊喜”的表情,“孤久闻先生大名,今日一见,果然是仪表不凡,风采过人啊!”
蒋干受宠若惊,连忙上前行礼:“草民蒋干,参见丞相!丞相谬赞,愧不敢当。”
“诶,什么草民!”曹操一把扶住他,显得格外亲近,“先生之才,孤早有耳闻。来来来,坐到孤身边来,孤正好有几个问题,想请教先生。”
曹操首接将蒋干,拉到了主位之侧。
这份恩宠,让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,也让蒋干自己,激动得浑身都在微微发抖。
他感觉自己人生的巅峰,就在此刻。
接下来的时间,便成了曹操和蒋干的“二人转”。曹操不断地提出一些关于江东风土人情,以及孙氏内部人事关系的问题。这些问题,看似随意,却都恰好是蒋干所擅长的。
蒋干对答如流,谈笑风生,只觉得自己平生所学,终于有了用武之地。
酒过三旬,曹操的脸上,己经泛起了红光。
他忽然长叹一口气,放下酒杯,脸上露出“忧愁”的神色。
“唉,只可惜啊,孙权那小子,不识天数。周瑜那竖子,更是负隅顽抗。我这八十三万大军,日日消耗钱粮无数,却被一江之隔,进退不得。孤,愁啊!”
蒋干一听,立刻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。
他拱手道:“丞相不必忧虑。依干之见,周瑜虽有才,但毕竟年轻气盛。孙权更是乳臭未干。江东人心,未必就齐。丞相若肯给干一个机会,干愿凭这三寸不烂之舌,渡江一趟,为丞相说服周瑜,令其束手来降!”
他这话一出口,全场皆静。
所有人都用一种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他。
还没等曹操说话,一旁的夏侯惇,猛地站了起来。
他喝了不少酒,本就对蔡瑁张允之事心怀不满,此刻见又一个夸夸其谈的南方士人在此大放厥词,顿时怒火中烧。
“放屁!”夏侯惇指着蒋干的鼻子,破口大骂,“你算个什么东西!也敢在此口出狂言!我军数十万将士,在前线浴血奋战,尚不能过江。就凭你一张嘴,就能让周瑜投降?你当江东那些人,都是泥捏的吗?!”
这场面,顿时尴尬到了极点。
蒋干的脸,瞬间涨成了猪肝色。他自诩名士,何曾受过这等当众的羞辱?
“你……你一介武夫,懂什么!”他气得浑身发抖。
“老子是不懂你那些之乎者也!”夏侯惇一把抓起身边的酒坛,狠狠地摔在地上,酒水西溅,“老子只知道,打仗,靠的是刀,是枪!不是靠你们这些耍嘴皮子的酸儒!丞相,此人妖言惑众,理当拖出去斩了!”
这场突如其来的冲突,让所有人都懵了。
“元让!住口!给孤退下!”曹操“勃然大怒”,猛地一拍桌子,站了起来。
他指着夏侯惇,气得“浑身发抖”:“放肆!子翼先生是孤的贵客!岂容你在此撒野!来人,把夏侯惇给孤拖下去,禁足三日,不许饮酒!”
几名虎卫立刻上前,连拉带拽地,将还在骂骂咧咧的夏侯惇给拖了出去。
曹操这才转过身,一脸“歉意”地对蒋干说道:“子翼先生,让你受惊了。元让乃一勇之夫,性情粗鄙,先生千万不要与他一般见识。”
蒋干此刻,脸上青一阵白一阵,心中是又惊又怒,又感到一丝窃喜。
他惊的是夏侯惇的粗野,怒的是自己当众受辱。
窃喜的,却是曹操对自己的维护,以及,他从这场冲突中,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。
将帅不和!
而且是到了如此公开化的地步!
一个念头,在他心中,疯狂地滋生。
“来,先生,我们不理那些粗人。”曹操重新拉着蒋干坐下,亲自为他斟满酒,“孤与先生,一见如故。今夜,你我抵足而眠,彻夜长谈,如何?”
抵足而眠!
这可是君主对臣子,最顶级的礼遇!
蒋干瞬间将刚才的羞辱,抛到了九霄云外。他激动地站起身,深深一揖。
“能得丞相如此看重,干,万死不辞!”
角落里,苏衍看着曹操和夏侯惇那堪称影帝级别的表演,嘴角微微上扬。
他对面,贾诩不知何时,又出现在那里,依旧是那副半睡半醒的模样,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。
“这猴子,看样子,是准备进笼子了。”
(http://www.aaazw.com/book/gjjidi-31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aaaz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