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建邺热搜:主公今天绑谁家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6章 建邺热搜:主公今天绑谁家

 

建邺城的天,灰蒙蒙的,像一块用了八百年的旧抹布,拧不出半点清爽气儿。

吴侯府邸里,孙权觉得自己就是块被架在火上反复煎烤的咸鱼,他感觉自己正踩在一片看不见的流沙上,脚下软绵绵,使不上力,还一个劲儿往下陷!

这流沙的源头,就是那件他脑子一热干下的蠢事——把诸葛瑾的老婆孩子外加几个倒霉亲戚,“请”到建邺城来“做客”了。

当时拍板有多爽快,现在这烂摊子收拾起来就有多膈应!

他本以为捏住了诸葛家的软肋,总能榨出点油水,逼着刘备那边松口。

哪曾想,油水没榨出来,反倒捅了马蜂窝,还是建邺城里最大、最毒、最抱团的那一群——江东的世家大族!

这事儿吧,也不知是哪个碎嘴的夜枭,扑棱着翅膀就把消息给散了出去。

一夜之间,仿佛整个建邺城上流社会的茶会、诗会、赏花会,主题都变成了同一个:“听说了吗?诸葛子瑜的家眷,被主公‘请’来‘保护’了!”

“啪嗒!” 顾雍府上,这位素来以沉稳著称的老臣,手里把玩的一块温润羊脂玉脱手掉在波斯地毯上,发出沉闷的声响。

他捻着胡须的手停在半空,眉头锁得能夹死苍蝇。“羁縻家小?”他喃喃自语,声音不高,却像冰碴子掉进热油锅,“此风断不可长!今日是诸葛瑾,明日焉知不是我顾家子弟?” 唇亡齿寒!

一股冰冷的寒意顺着他的脊椎骨往上爬,瞬间冻僵了西肢百骸。

张昭府邸,气氛更是凝重得能拧出水。老张头看着案几上那份措辞“恳切”、引经据典劝谏主公“明正典刑”、“勿伤臣子之心”的奏疏草稿,心里那叫一个堵得慌。

这奏疏,他不得不写!外面都传疯了,说扣押诸葛瑾家眷这馊主意,是他张子布在背后给主公出的!

他气得山羊胡子首抖,感觉一口老血堵在嗓子眼,咽不下去,吐不出来。

恐慌!一种无声的、极具传染性的恐慌,如同南方的瘴气,悄无声息地弥漫在建邺城各大世家的高门深宅之间。

诸葛瑾是谁?今天主公能用“办事不力”这种模糊得像稀粥的理由扣押诸葛瑾的家小,明天会不会因为顾雍某项政令不合心意,就把顾家老小也“请”来“保护”?

后天会不会因为他陆家在前线打了个小败仗(虽然可能性极低),陆家也跟着遭殃?

这哪里是“保护”?这是在所有世家头顶悬了一把寒光闪闪、随时可能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!

这口子,绝对不能开!开了,大家以后还怎么愉快地给孙家打工?睡觉都得睁一只眼防着老板抄家!

于是乎,如同约好了一般,雪花般的奏疏飞向了孙权的案头。

顾雍的、陆绩的……一封比一封文采斐然,一封比一封引经据典,字字句句都在歌颂孙氏基业来之不易,劝谏主公要“宽仁”、“体恤”、“明察秋毫”、“勿使忠臣寒心”。

那字里行间透着的潜台词,孙权闭着眼睛都能闻到味儿:主公,放人!立刻!马上!不然,咱们心里可不踏实,这活儿,以后怕是不好干了!

而张昭,这位江东老臣,此刻正经历着人生中最难熬的时刻。

那口扣在他头上的“献策扣押人质”的帽子,随着流言的传播似乎变得更加“确凿”了!

世家们需要一个宣泄口,需要一个背锅侠来证明自己的“清白”和对这种“歪风邪气”的抵制!很不幸,张子布同志,光荣当选。

弹劾!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,弹劾张昭“媚上欺下”、“献谗言以乱国法”、“离间君臣”的奏疏,再次如同雪片般飞向孙权的案头。

这一次,可不仅仅是张、顾、陆这些顶级门阀了,连一些平时不显山露水的二流世家,甚至几个自诩清流的寒门士子,都跳了出来,义正词严地加入了对张昭的口诛笔伐。

墙倒众人推,破鼓万人捶!大家心照不宣:把张昭钉死在“佞臣”的耻辱柱上,才能彻底撇清自己,才能让主公明白,扣押大臣家眷这种事,是绝对的禁区!谁碰谁死!

张昭府邸,大门紧闭。老张头躺在榻上,形容憔悴,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。

案几上堆满了那些言辞激烈的弹劾副本(鬼知道是怎么流到他手里的)。

他看着那些字字诛心的文字,气得浑身发抖,山羊胡子一翘一翘,几次想破口大骂,却又一口气堵在胸口,憋得满脸通红。

委屈?愤怒?羞耻?百般滋味涌上心头。他感觉自己像只被架在火上烤的鸭子,西面八方都是唾沫星子。

“竖子……不足与谋!一群……一群见风使舵的蠹虫!” 他猛地抓起一份奏疏抄本,想撕个粉碎,手抬到一半,却又无力地垂下,只剩下沉重的喘息。

他知道,自己这“献策”的帽子,算是摘不掉了。这建邺城,这江东朝堂,他张子布几十年积攒的清名,算是……毁了大半。

他闭上眼,两行浑浊的老泪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滑落。憋屈啊!真他娘的憋屈!

这股汹涌的暗流,终究没能绕过建邺城最深处那座清幽雅致的府邸——乔府。

小乔,这位周郎遗孀,江东绝色,此刻正回娘家省亲。

她与父亲乔公在花厅闲坐,烹茶赏菊。话题不知怎的,就转到了近日城中的沸沸扬扬。

小乔性子温婉,心思却玲珑剔透,她捧着温热的茶盏,秀眉微蹙,声音如珠落玉盘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:“……父亲,女儿听闻诸葛先生家眷之事,心中甚是不安。

诸葛先生纵使荆州之行未尽全功,亦是为主公奔波,其情可悯。

羁其妻孥,恐非明主所为,亦非江东之福。长此以往,人心离散,根基动摇啊……”

乔公,这位历经风雨的老狐狸,捻着银须,眼神深邃。

女儿的话,像一颗石子投入他古井般的心湖。他岂能不知其中利害?世家们看似温和的奏疏,底下涌动的却是足以掀翻舟楫的暗流!

他与深居后宫的吴国太情谊匪浅,而那位老太后……最是刚正不阿,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!

尤其厌恶这等上不得台面的阴私勾当!更别提,主公之前用计诓骗尚香郡主回江东,早己惹得国太心中不快,这口恶气还没消呢!

“我儿所虑极是。”乔公缓缓放下茶盏,眼中闪过一丝决断,“此事,关乎江东根本,国太……理当知晓。”

他需要一个能压住暴怒主公的人,而整个江东,唯有那位虽不理政事、却威严深重的老母亲——吴国太!


    (http://www.aaazw.com/book/gaeicf-26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aaazw.com
3a中文网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