审讯室的灯光惨白如霜,照在陈国富不停颤抖的肩背上。他面前的金属桌面上,摆着三样东西:一袋从他楼下墙角采集的苔藓土壤样本、一份速凝剂成分检测报告、以及放大打印的扳手指纹照片。宋拯双手抱臂站在阴影里,而夏一鸣则缓缓踱步,皮鞋踏在水泥地上的声音,像倒计时的钟摆。
“你家楼下的裂叶喜钙藓,在pH值10.2的土壤里长得特别茂盛。”夏一鸣的声音打破沉默,他拿起土壤样本袋,对着灯光轻轻晃动,“这种苔藓只在三种地方生长:老矿区的废碱池、化工厂的排污沟……还有用了过量速凝剂的混凝土废墟。”
陈国富的喉结滚动了一下,视线死死盯着桌面的裂缝。
“技术科做了光谱分析,”夏一鸣放下样本袋,拿起检测报告,“你楼下土壤里的铝、铁离子含量,和我们从旧厂址试验坑挖到的速凝剂残留完全一致。八年前你处理尸体时沾在手上的药剂,八年后还在给你‘留痕’。”
宋拯上前一步,将扳手指纹照片推到陈国富面前:“这枚拇指印,全国指纹库比对结果出来了——就是你的。林强颅骨上的凹陷,和扳手头部的形状严丝合缝。”
“不……不是我杀的人!”陈国富突然嘶吼起来,双手抓住头发,“是王德海!他那天晚上把林强约到旧仓库,说要谈配方的事……我在外面守着搅拌机,听见里面‘咚’的一声,进去就看见林强倒在地上,血从他头下面流出来,像条红蛇……”
夏一鸣的目光落在陈国富右手虎口的旧伤疤上——那是长期操作混凝土搅拌机留下的摩擦伤。“王德海给你的‘特殊配方’,就是用西郊矿渣微粉代替50%的水泥,对吗?”
这句话让陈国富猛地抬起头,眼里充满了震惊:“你……你怎么知道?”
“你处理尸体用的混凝土,砂粒感重、颜色偏深,”夏一鸣拿出现场混凝土块的照片,“我查了宏达2016年的采购单,他们正规渠道买的矿渣微粉掺量从不超过20%,只有西郊那个小矿场的三级矿渣,才会便宜到让王德海冒险超量掺加。”
他翻开一本皮革封面的笔记本,里面是他手绘的混凝土配比分析图:“标准C30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是每立方米350公斤,而你用的‘特殊配方’,水泥只有175公斤,剩下的全是矿渣微粉和沙子。这样的混凝土别说承重,下几场雨就会酥成渣。”
“是……是的……”陈国富的声音低了下去,“王德海说旧厂区要建个地下仓库,给‘上面的人’放东西,不能走正规验收。他算过,用西郊矿渣能省出两百万成本……”
“林强就是因为发现了这个‘省钱’的配方,才被杀的?”宋拯追问。
“他拿了试块去实验室,”陈国富的身体开始发抖,“第二天就冲进王德海办公室,说那批混凝土强度连C15都达不到,要是仓库塌了,能压垮半条街。王德海让他‘通融’,说事后给一百万封口费,可林强说要去质检站举报……”
夏一鸣想起五金店老人的证词,补充道:“所以王德海就约他到旧仓库‘谈判’,实际上是设下杀局。他用扳手砸死林强后,就让你用那批问题混凝土把尸体封起来,既灭了口,又用废料‘废物利用’,掩盖了偷工减料的证据。”
“他说我要是不照做,就把我和我女儿一起埋进混凝土里……”陈国富突然哭了起来,“他还说,那笔给鼎盛的2135万工程款里,有五百万是给我的‘辛苦费’,让我存在一个用我女儿名字开的账户里……”
“那个账户在哪里?”宋拯立刻追问。
陈国富抬起满是泪水的脸,眼神里充满了绝望:“账号我记在一本旧会计书里……就是被我烧掉的那本《基础会计》。但我记得开户行是城西支行,户名是‘陈雨菲’——我女儿的名字。”
夏一鸣的手指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,他想起赵会计便签上的“7.14-2135万”,终于明白了这笔巨款的真正用途:一部分是给陈国富的封口费,另一部分,恐怕就是王德海用来打点“上面的人”的贿赂款。
“王德海让你把混凝土块埋在试验坑里,后来又让鼎盛建筑在拆除时用渣土填平,就是为了让青岚新城开发时把它彻底埋住,对吗?”夏一鸣的声音冰冷,“他以为混凝土能封存一切,却不知道混凝土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据。”
陈国富无力地点头,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:“他还让我把配方单、转账记录都记在一本‘暗账’上,说‘以后有用’……我猜他是想留着威胁别人……”
“暗账在哪里?”宋拯的声音带着急切。
“被我烧了……就在你们来之前……”陈国富的声音充满了悔恨,“但我记得,账上有一笔7月15日的转账,转给了一个叫‘李主任’的私人账户,金额刚好是1635万……”
1635万,加上给陈国富的500万,正好是2135万。夏一鸣合上笔记本,看向宋拯,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凝重。这不仅是一起谋杀案,更是一起涉及巨额腐败的工程欺诈案。王德海用混凝土包裹的,不仅是林强的尸体,还有一个足以撼动G市建筑行业的黑幕。
审讯室的门被轻轻推开,一名警员递进来一张纸条。宋拯看完后,眼神瞬间锐利起来:“技术科在赵会计被烧的保险箱残骸里,找到了半张没烧完的转账回执,收款方正是‘陈雨菲’的账户,日期是2016年7月15日。”
证据链己经完整。夏一鸣看着瘫坐在椅子上的陈国富,想起他楼下那丛在阴暗中疯长的裂叶喜钙藓——有些罪恶,就像耐阴的苔藓,即使被掩埋在混凝土之下,也会在时间的缝隙里,长出指向真相的触角。
“通知经侦支队,”宋拯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,“冻结‘陈雨菲’名下的所有账户,准备对王德海实施逮捕。另外,联系质检站,让他们立刻去青岚新城工地,重新检测所有混凝土构件的强度!”
夏一鸣没有说话,只是走到审讯室的窗边,看着外面渐渐亮起的天光。远处,宏达建材大厦的玻璃幕墙在晨曦中反射着冰冷的光,而他知道,这座看似坚固的商业帝国,即将因为一块包裹着骸骨的混凝土,而迎来轰然倒塌的时刻。
摊牌己经结束,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。他拿出手机,给宋拯发了条信息:“注意王德海办公室那个混凝土模型,里面可能藏着暗账的备份。”
信息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响起时,夏一鸣仿佛又听到了藏珠巷那串清脆的风铃声。混凝土里的秘密己经揭开,而他,需要赶在王德海狗急跳墙之前,找到那本决定最终胜负的“暗账”。
(http://www.aaazw.com/book/gfggcj-36.html)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aaazw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