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章 来自北方的嘉奖

字体: 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5章 来自北方的嘉奖

 

甘宁夜袭惨败的消息,如同一阵春风,吹散了江陵城头积压己久的阴霾。第二天清晨,当守城的士卒们,被派去清理城外那个巨大的陷坑时,每一个人的脸上,都洋溢着一种扬眉吐气的兴奋。

“乖乖,这坑挖得,少说也有几百号人掉进去了吧?”一个年轻的士卒,一边用长矛费力地从坑底挑出一具江东军的尸体,一边咋舌道。

“何止!你没看到那些绊马索吗?俺们昨晚在城头上看得真真的,那些江东蛮子,跑得好好的,突然就跟下饺子似的,一排一排地往地上摔!那场面,啧啧!”旁边一个老兵,说得眉飞色舞,仿佛他才是昨夜的总指挥。

“都别贫了!”一名队率踹了老兵一脚,嘴上骂着,脸上却同样是压抑不住的笑意,“赶紧干活!把这些家伙的甲胄兵器都扒下来,那可都是好东西!苏参军说了,这叫‘战利品再利用’,能省不少铁料!”

“苏参军威武!”

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,紧接着,整个清理战场的队伍,都齐声呐喊起来,声音中,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敬佩和信赖。

中军府衙之内,气氛更是热烈得如同过节。

“痛快!当真痛快!”曹仁一巴掌拍在桌案上,震得茶杯里的水都溅了出来,“我曹子孝这辈子,打过顺风仗,也打过逆风仗,可就是没打过这么舒坦的仗!咱们就待在城里,动动嘴皮子,挖几个坑,就把那江东周郎和他的虎将甘宁,耍得团团转!”

许褚坐在旁边,正抱着一只烧鸡啃得满嘴流油,听到这话,他含糊不清地说道:“子孝将军,话不能这么说。这可不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。苏参军说了,这叫‘心理战’和‘非对称作战’的完美结合。先在阵前骂他个狗血淋头,让他心态失衡,这叫‘攻心为上’。然后算准他肯定要来偷袭,提前挖好坑等他,这叫‘预设战场’。你看,这里面的学问,大着呢!”

许褚一本正经地,用他那粗鄙的理解,解释着苏衍的计策。那副努力想让自己显得很有文化的模样,配上他满嘴的鸡油,显得滑稽无比。

堂内众将,包括曹仁在内,先是一愣,随即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。

“哈哈哈,仲康,你这番话,倒是比苏参军亲口解释,还要……还要通俗易懂啊!”满宠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。

许褚挠了挠头,有些不好意思,但他还是梗着脖子,看着角落里那个正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把普通长弓的苏衍,瓮声瓮气地说道:“俺不管什么大学问,俺就知道,跟着苏参-军,有仗打,有肉吃,还总能赢!这就够了!”

这番话,虽然朴实,却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。一时间,所有人的目光,都汇聚到了苏衍身上。那眼神里,有敬佩,有信服,更有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依赖。

苏衍仿佛没有察觉到众人的目光,他只是专注地,用一块干净的麻布,擦拭着弓臂上的每一寸纹理。这把弓,就是昨日射落周瑜儒冠的那一把。它不是什么神兵利器,只是军中制式最普通的拓木弓。但在苏衍手里,它却比任何神兵,都更具威力。

就在这其乐融融的氛围中,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,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。他背上插着代表“加急”的红翎,整个人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,嘴唇干裂,脸上写满了疲惫。

“报——许都八百里加急!丞相……丞相有信至!”

府衙内的笑声,瞬间消失。所有人都站了起来,神情肃穆。

曹仁快步上前,亲自从信使手中,接过那个用火漆封口的竹筒。他仔细验看了印信,确认无误后,才缓缓打开,取出了里面的绢帛。

他展开绢帛,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。起初,他的脸上,还带着一丝笑意。可越是往下看,他的表情就越是严肃,越是凝重。最后,他的目光,定格在了绢帛的末尾,久久没有移开。

整个府衙,落针可闻。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曹仁,猜测着信里的内容。是嘉奖?还是催促他们尽快突围?或是,北方又发生了什么变故?

许褚连烧鸡都忘了啃,他凑到曹仁身边,伸长了脖子,却一个字也看不懂,只能干着急。

终于,曹仁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。他抬起头,目光复杂地,看向了苏衍。

“丞相,有令。”他的声音,有些干涩。

他清了清嗓子,将手中的绢帛高高举起,朗声宣读起来:“……江陵守将曹仁、苏衍,以孤城疲敝之师,抗江东十万之众,非但无惧,反能连挫敌锋,扬我军威,实乃大功一件!赏,黄金千两,锦缎百匹,犒赏三军将士!”

听到这里,堂内众将,脸上都露出了喜色。打了胜仗,还有封赏,这无疑是天大的好事。

然而,曹仁却没有停下。他深吸一口气,用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语气,念出了信中最后,也是最关键的一句话:

“……子孝(曹仁)忠勇,善于冲阵。然守城之策,需谋略周详,应变万千。苏衍子明,智计深远,屡建奇功,深得孤心。自今日起,凡江陵战守之事,皆可先问计于子明,而后决之。切切。”

话音落下,整个府衙,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。

所有人都被这句话给震住了。

黄金千两,锦缎百匹,这些都是虚的。但曹操最后这句话,才是真正的,石破天惊!

“凡战守之事,皆可先问计于子明,而后决之。”

这己经不是简单的参谋和建议了。这是曹操,以主帅的身份,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,赋予了苏衍在江陵防务上,近乎于“一票否决”的权力!

他将苏衍的地位,从一个“谋士”,硬生生地,拔高到了与主将曹仁并驾齐驱,甚至在决策权上,还要略胜半筹的地位!

所有人的目光,再次聚焦于苏衍。只是这一次,眼神中除了敬佩,更多了震惊和一丝丝的不可思议。他们看着这个年纪轻轻,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过分年轻的儒衫青年,心中翻起了滔天巨浪。

曹仁的胸膛,剧烈地起伏了几下。他身为曹氏宗亲,独当一面的大将,此刻却被丞相下令,要事事听从一个外姓年轻人的意见。说心中没有一点波澜,那是假的。

然而,当他回想起华容道的绝境逢生,回想起江陵城下的两次大捷,回想起苏衍那永远平静,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神时,心中那一点点的不甘,瞬间便烟消云散。

他不是嫉贤妒能之辈。他知道,丞相的这个决定,是对的。是为了江陵,为了这城中数万将士的性命,也是为了他曹子孝自己。

他转过身,对着苏衍,郑重地,深深地,行了一个军礼。

“苏参军,末将曹仁,谨遵丞相将令。自今日起,江陵城防,皆以参军之策为首。”

他这一拜,让堂内所有将领,都心头一震。他们知道,从这一刻起,江陵城的天,变了。

苏衍没有躲闪,他平静地受了曹仁这一礼。然后,他才上前一步,将曹仁扶起,脸上,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。

“将军言重了。苏某不过一介书生,纸上谈兵罢了。江陵能固,皆赖将军与诸位同袍,浴血奋战之功。丞相信任,苏某惶恐,唯有殚精竭虑,与诸君共守此城,方不负丞相重托。”

他的一番话,说得谦逊得体,既接过了曹操赋予的权力,又给足了曹仁和众将面子。

许褚此时才反应过来,他哈哈大笑着,蒲扇般的大手重重地拍在苏衍的肩膀上:“好啊!太好了!俺就知道,丞相慧眼识珠!苏参军,以后你让俺往东,俺绝不往西,你让俺打狗,俺绝不撵鸡!”

府衙之内,再次爆发出了一阵轻松的笑声。

然而,苏衍的心,却在接到那封信的瞬间,沉了下去。

曹操的信任,如同一座沉重的山,压在了他的肩上。这封信,是奖赏,是权力,但更是一道催命符。它意味着,江陵的成败,将完完全全,系于他一人之身。

胜,则一飞冲天,名动天下。

败,则万劫不复,死无葬身之地。

他走到窗边,看向城外那连绵不绝的江东大营,又下意识地,望向了南方那片被迷雾笼罩的土地。

那里,有他亲手放走的一条龙。

他知道,周瑜的攻城战,只是明面上的考验。而那个姓诸葛的“客人”,此刻,又在酝酿着什么样的“惊喜”呢?

这盘棋,越来越大了。

---


    (http://www.aaazw.com/book/gjjidi-55.html)

        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我们会尽快处理.举报后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aaazw.com
3a中文网 我的书架
↑返回顶部